中评社三亚4月15日电(记者杨犇尧)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李丹舟在第七届青年学者论坛发言表示,眷村既非“铁幕”论述之下意识形态的产物,也非各类怀旧文化商品所形塑的温情社区,更不是外省人聚落、去外省人聚落论述所标榜的本土身份政治。
李丹舟表示,眷村建筑空间的多元构成为读解台湾历史的动态生成提供了一种充满异质性的视觉再现,同时。,因眷村改建而导致大量眷村建筑消失的当下,有别于官方的文化景观保存策略,不少眷户参与到文化保存的实际经历揭露出一种无处安放的左右为难——因历史的错置而不得不在他乡的土地上安家落户,因土地的资本化而不得不为落地生根之后的家园进行持续的抗争。
李丹舟说,迄今为止,眷村文化保存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冲突场域。与其争论“为什么要保存”而陷入族群撕裂的无尽分化之中,“如何保存”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相对来说更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达成共识。
“作为南台湾知名的陆军眷村,屏东胜利新村的活化再利用经验或许可为左营海军眷村的文化保存提供参考。参与到活化工作的建筑系教授顾超光透露,全村的硬件建筑得到相应的保存和修缮,其中位于青岛街106号的日遗官舍改为“将军之屋”,用于展示眷村文物,例如军服、军帽、军事地图等等。”李丹舟表示,“位于青岛街97号的军歌馆,作为已被登录为眷村历史建筑的日遗职务官舍,目前用于展出台湾军歌的发展史和相关作品。其它的眷舍在修缮之后,由政府委外标租给相关业者,用于经营军事主题餐厅、咖啡馆与文创工作室。此外,胜利新村在保存工作中也注意凸显军事元素,例如将飞机副油箱改为水塔的景观,保留防空洞、通风口和编竹夹泥墙等眷村建筑的特色。”
李丹舟说,随着2008年以来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开始认识眷村这一独特的都市地景。如果说“竹篱笆”是大多数大陆民众对台湾眷村的第一印象,那么,走近“竹篱笆”、甚至打破“竹篱笆”的藩篱则指向的是从《宝岛一村》的悲欢离合走向更为丰富的在地社区文化。这不仅意味着了解一个隐性的当代台湾社会的开端,同时也提供了两岸重新思考1949这一历史断裂节点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