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三亚4月18日电(记者 杨犇尧)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研究室的鲁洪柯在第七届青年学者论坛上发言表示,国家认同(nationalidentity),是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中外不同学者由于考察的侧重点不同,对国家认同的解释也不尽相同。综合来看,可把国家认同定义为: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个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身份资格的一种心理。国家认同强调的是人们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
“太阳花学运”重创了国民党,也迟滞了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学运领袖强烈的“台独”色彩和部分学生流露出的“反中”、“恐中”情绪,“九合一”选举中年轻人参政意识的增强和“婉君”势力的崛起,都突出地表明了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攸关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发展。只有赢得获得台湾年轻世代的认同,赢得两岸青年民心,两岸关系发展才能获得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鲁洪柯表示,以TVBS近几年的民调数据为例,纵向来看,台湾青年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在缓慢上升,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在缓慢下降,与全体民众的倾向一致。横向来看,台湾青年(尤其是20至29岁的年轻人)比其他年龄段群体选择“台湾人”的比例更高。年龄越小,“台湾人”认同感越强烈。
2009年12月,《天下》杂志公布的民调呈现近似的结果。6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自认“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有22%,而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仅有8%。其中,18至29岁的年轻族群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更高达75%,为同类调查的新高。
与国家认同紧密相关,在统“独”立场方面,纵向来看,维持现状一直是大多数青年群体的选择,但希望台湾“独立”者在缓慢增加、支持两岸统一者在缓慢减少,与全体民众的倾向一致。横向来看,台湾青年比其他年龄段群体希望“独立”的意愿更高,希望“统一”的意愿更弱。
根据“台湾选举与民主化调查”(TEDS2013)的面访资料,以10岁为单位分层交叉分析,如果说中国大陆和台湾在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条件相当,赞成统一的比例,20至29岁年轻人只有24.8%,明显少于平均值,也少于其他年龄段群体。如果宣布“独立”不会引起战争,则20至29岁年轻人有74%赞成;即使宣布“独立”会引起战争,20至29岁年轻人的支持度是47.3%,均明显高于平均值,也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
在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上,台湾青年的看法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根据“台湾指标民调”在2013年4月发布的数据,超过56.2%的台湾民众认同台湾与中国是“国与国的关系”,26.4%认为不是,另有17.4%未表态。交叉分析发现,年纪愈轻、教育程度愈高者,愈认同两岸是“国与国关系”,其中,20至29岁民众持此看法的比率高达76.2%。
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鲁洪柯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台湾主体意识”的滋长蔓延。“台湾主体意识”带有“台湾中心主义”和“唯台湾独尊”的意味,对于和中国有关的人与事物一概切割和排斥,严重阻碍中国认同的形成和巩固。“台湾主体意识”产生于1990年代中期,与李登辉提出的“台湾生命共同体”和“新台湾人主义”紧密相关。“台湾生命共同体”强调“台湾优先”、“台湾为中心”和“凡事以维护2100万台湾人得利益及福祉为出发点”,“新台湾人主义”强调“认同并热爱(台澎金马)这块土地”。陈水扁上台后,民进党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和施政舞台,以彰显“台湾主体意识”为名,在政治、经济、文教和对外关系领域中落实“台独”主张,强力灌输“台湾是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的观念,削弱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和中国情感。“台湾主体意识”强化了“去中趋台”、“反中拒统”的正当性,对20年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知造成了重大影响。
第二是“台独”教育。李扁时代,“台独”分子把持了台湾的文教部门,刻意删减有关中国大陆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课程,增加“台湾史”、“台湾地理”、“台湾文学”等内容,弱化汉语教育,强行推动“台语”教学。在教科书中全面“去中国化”,从内容到措辞渗透“台独”理念,删除任何带有“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统一”意涵的内容,千方百计地割裂两岸血缘、文化和历史联系。马英九上任后,碍于体制制约和“台独”势力的阻扰,没有在文教领域及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清除“台独”意识的毒素。诸如“中国第一大岛是海南岛”,“‘我国’最高山是玉山”等偷渡、灌输“两国论”、“一边一国论”的内容仍广泛存在于中小学教科书中,其对台湾青少年的影响可想而知。
第三是“中国”代表权的易手。1949年后,虽然台湾当局继续使用“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政府”的名称,但它实际上不能代表中国行使国家主权,始终只是一个地方当局。对外事务通常是“零和游戏”,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此问题上大陆无法让步或妥协。这就产生了两岸在“国家主权”上的对抗性,在统一之前这种对抗性无法消除。
第四是两岸制度差异。海峡两岸长期隔绝,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差别。台湾当局一直进行“反共”宣传,丑化大陆的一切,攻击中共“专制”、“独裁”,指称大陆没有“民主”和“自由”,一旦统一,将会危及台湾的现行制度和生活方式,很难想象台湾青年愿意归属这样一个国家。李登辉时期,“国家统一纲领”把中国大陆实现民主化、自由化作为统一的前提条件。陈水扁集中攻击大陆不民主,“一国两制”缺乏民主性,宣称“统一不能以牺牲台湾的民主自由人权为代价”。马英九上台后,籍“六四风波”、刘晓波事件和香港政改等问题对大陆说三道四,宣称台湾是“自由民主的灯塔”,要“引领中国大陆朝向自由民主的方向发展”等,加深了部分台湾青年对中共和大陆的错误认知,加大了建构中国认同的难度。
第五是媒体的影响。大众传媒是台湾青年获取大陆与两岸关系资讯的重要渠道,对受众具有潜移默化的“培养”效果。所以,媒体报道什么、怎样报道对于台湾青年大陆印象和两岸关系感受的产生至关重要。1980年代后期,“报禁”结束,台湾迎来了新闻自由的新时代。岛内媒体高度开放、自由多元,追求新奇、冲突、娱乐化的新闻理念,对于大陆的新闻报道负面多、正面少。台湾媒体选择性强,大量负面报道,加深了部分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误解或偏见。近些年来,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印象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对大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印象深刻、评价很高,但对大陆民主法治与人权状况的印象和评价存有落差,岛内媒体选择性的报道影响很大。
对此,鲁洪柯也提出了相关的三点建议。第一,继续出台和落实惠台青年政策,厚植共同利益。要让更多台湾青年分享“中国机遇”,为他们来大陆就学、工作、创业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联合报》2014年8月的调查发现,台湾18至22岁人群有意赴大陆工作者占比为50%,23至29岁人群中有意者占比为46%,30至39岁人群中有意者占比为42%。应该进一步吸引、帮助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就业。例如,总结福建、天津等六个台生就业试点省市经验,尽快推广到大陆各地,允许毕业台生到大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并与大陆毕业生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同时,帮助台湾青年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如鼓励台生在大陆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社区卫生院等;设立“台湾青年自主创业专项资金”,择优对台湾青年的创业项目进行扶持等。
第二,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动力之源,是国家认同最深厚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同胞长期分离,但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且早已渗透到台湾同胞的思想感情、社会道德和生活习俗之中。对于两岸年轻人来说,文化交流可以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批驳“台独”势力割断两岸历史和文化联系、制造两岸同胞对立的论调。应该进一步挖掘两岸文化资源,构建和完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两岸青年喜闻乐见的交流活动。尽快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实现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第三,加大两岸青年交流力度,优化两岸青年交流模式。开展两岸青年交流,可以使台湾青年了解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大陆方面的对台方针政策,感受大陆同胞对他们的亲情、友爱和善意。近年来,两岸人员交往日益频密,但仍有三分之二的台湾民众(约一千五六百万人)尚未来过大陆,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人。应加大两岸青年交流力度,多想一些办法鼓励更多从未踏足大陆的台湾年轻人到大陆走走看看。
此外,他也指出,两岸青年交流热络,但也出现了形式单一、内容老套、深度不够、参与感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应该针对台湾青年特点改进交流方式。要用台湾青年易于接受的形式和语言,结合文化、旅游、游戏、联谊、表演等载体开展交流,减少概念传递和理论灌输,多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争取他们对“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可以结合台湾青年关注的热点事件,注重内容创新,增加通俗新颖、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也应该突出两岸青年的主体地位,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融洽同胞感情、增进心灵契合。
两岸青年年龄阶段相仿、兴趣爱好相近、思维方式相通,有着许多共同语言,相互之间的交流真诚、自然、亲切。应减少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参观游览,增加两岸青年互动探讨的时间,让大陆青年做主人和向导,以同龄人的视角和语言表达来带领台湾青年认识大陆、了解大陆。此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两岸青年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应该在两岸青年交流中充分加以利用。
总的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大陆方面应继续实施惠台青年政策,加速推进两岸文化、青年交流。这有助于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增强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亲近感、融入感和归属感,逐渐增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促进中国认同的形成与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