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学术研究部副研究员 吴江
一、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解决中国统一问题上经历了“武力解放”、“和平解放、武力反干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反分裂、反台独”等若干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对台政策的调整,既反映了台海形势的客观现实,也表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尤其是陈水扁执政后期发展到了极至,两岸关系进入了濒临战争边缘的“高危期”。而随着民进党下台和国民党、马英九的执政,台海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两会”成功复谈和两岸包机直航、大陆居民赴台观光旅游等交流项目相继落实,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显著特征,就是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和平发展成了两岸关系的主题。
和平发展符合大陆一贯对台政策,是两岸同胞共同愿望,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带动起来的世界潮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是对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的继承和发展,既体现了祖国大陆政府对台政策的一贯性,又为其赋予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时代内涵。去年年初台湾的两场选举,岛内民众选择了主张发展经济民生、发展两岸关系的政党和政治人物,抛弃了罔顾民生、施政无能、“意识形态挂帅”的政党,就是期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改变生活处境。中国大陆提出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完全符合岛内民众的愿望。大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现代化和文明程度大幅提高,使大陆十分珍惜和平发展的内外环境。中央政府把21世纪前20年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从当前国际战略态势看,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和平统一”方式处理两岸关系的政策,以及中国大陆迅速增长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北京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协商对话,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改革开放的中国以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向世界展示了除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和平发展的趋势。可以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增加了两岸的共同利益,增加了台海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因素,也增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原动力,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相符相成。
二、民进党失去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角色的机会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对岛内每一个政党而言,都是一个机会。从现实的条件和环境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凸现,稳定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格局。祖国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因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大国地位稳固,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运作起来更加措置裕如,各方面信心都大大增强。特别是极端“台独”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后,岛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变化。这些都是中国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契机。
而民进党由于极端“台独”主张和以病态的民粹主义操作民意,使该党在中华民族复兴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潮中逐渐被汰除了出来。从历史角度看,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败之后被迫割让台湾、国民党又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台湾,老百姓要求出头天的愿望强烈。原本民进党上台拥有这样一个弥合历史伤痕的难得机会,并带领台湾民众一起参与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来。但是,民进党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使台湾失去了平心静气地处理这个历史问题的机会。如果民进党不是走向极端“台独”,大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更要考虑到民进党政治诉求中的台湾“悲情意识”,以及长期以来对台湾民众情感的历史性扭曲和伤害。这并不是说大陆现在就不用去考虑、处理这个问题,而是说如果民进党自己要反思的话,它实际上是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政治角色的机会。换言之,民进党执政后“剑走偏锋”,所扮演的是一种负面角色。
三、两岸仍要继续合作,共同维护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两岸关系的发展轨迹,正从过去的反“独”为主,发展到现在的促进和平发展,最终目标是渐进统一,简称为“反独、促和、渐统”。虽然“台独”势力已经下台,但民进党40%的基本盘仍在,在岛内仍有一定的生存土壤,未来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台独”势力在岛内执政十多年,使两岸民众认识到了两岸冲突的代价,体验到给两岸关系带来的深刻教训。为避免两岸关系出现倒退,两岸必须携手合作,共同遏制“台独”、反对分裂,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要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首先要在坚持一中的基础上,共同防止“台独”势力卷土重来,防止分裂趋势进一步强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国共内战时期留下来的很多政治观念、政治文件乃至于政治结构和政治名号,都对维护一个中国、遏制“台独”分裂有很大作用。我们不能因为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就把内战时期存留下来的政治文件、政治问题、政治名号彻底抛开。对此,两岸要有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面向未来的处理方式,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
二要加速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通过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加速推动两岸社会一体化进程,使两岸人民享受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带来的利益,建立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共同的民族认同,并最终达成崭新的政治认同,以创造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和平稳定发展和统一的现代化文明模式。
三要弘扬中华文化。两岸同文同种,都承载着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应加紧推动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在两岸营造一脉相承的文化氛围,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逐步消除台湾分裂势力主政近20年推行“去中国化”的影响。两岸应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之争,通过共同的文化继承和塑造,逐步弥合双方在政治、经济、法制、民主等现实层面的分歧。
四要正视政治分歧。对两岸之间存在的政治分歧和争议,要根据国共之间长期以来合作的历史,反思两岸关系发展将近60年的经验教训,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五要减少外力干预。几十年来,美、日等西方势力插手台湾问题,严重损害了两岸中国人的整体利益,成为两岸关系不确定和紧张的幕后推手。未来两岸应站在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以处理内部事务的方式,逐步减少外部势力的干涉,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