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周志怀:两岸关系明年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时间: 2015-08-17 09:40     来源: 香港中评社     
 
 

  周志怀认为,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缺乏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一旦当选后,大陆可能会有强硬的反应。(中评社 臧涵摄)

  中评社九江8月11日电(记者 臧涵)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志怀11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瞻”学术研讨会中表示,大陆不会放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步伐,国共两党高层的良性互动与往来仍是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他强调,明年的两岸关系再次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缺乏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

  周志怀指出,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继续取得新成果,国共两党高层的良性互动与往来仍是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指出,2014年3月台湾“反服贸运动”以来,舆论多认为马英九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能力受到严重制衡与削弱,两岸关系难以取得新进展;而于此同时,各界也普遍认为,大陆因为担心民进党执政可能收割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已开始收缩对台政策。周志怀对此强调,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

  周志怀认为,大陆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继续推进积极的对台政策,包括继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增强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尤其是对台湾“三中一青”的交流互动;欢迎台湾以适当名义和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

  他指出,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月23日访问金门,与台陆委会负责人进行第三次会晤,达成尽快签署向金门供水合同、为尽快实施陆客赴台中转做准备等多项积极共识;6月14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第七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将实施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免签注、适时实施卡式台胞证政策,这将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往来,有利于扩大两岸各项交流。

  因此,周志怀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或者是在马英九执政后期,大陆并不会放慢两岸关系的推动步伐,将继续通过两会协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

  另外,现在民调暂时领先的蔡英文今年2月宣布参选时,曾对各界关心的两岸政策提出说明,表示民进党要致力于两岸的和平稳定,其后还声称要“维持两岸现状”。周志怀对此表示,民进党和蔡英文都缺乏四种能力,不可能达到上述这些目标。

  首先,民进党缺乏维护台海和平的能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今年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平是宝贵的,和平需要维护”。民进党目前仍然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这显然是影响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台海两岸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二是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2008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的,如果这一基础坍塌,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局面将难以维系,民进党也无法延续2008年以来的协商成果,继续享受两岸和平红利。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会协商势必会中止。

  三是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能力。蔡英文想要创造一个“从世界走向中国”、不依靠大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但这一模式不仅不能建立台湾经济的自主性,难以探讨台湾经济发展与亚太区域合作相衔接的路径,反而会改变两岸经济发展的互惠互利关系,持续危害台湾经济,给民众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包道格认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重点在于如果两岸关系无法找出共同的基础,作为持续合作的基准,两岸关系中台湾民众喜欢的部份会无法持续。

  四是处理台美关系的能力。2015年7月,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在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主题为“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上称,美国高度欢迎过去7年来两岸改善关系,两岸双方也都采取行动降低紧张局势与可能出现的误判;两岸关系稳定也符合美国的利益,稳定处理两岸关系是美台关系有明显进展的重要原因。

  “换言之,处理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是正向相关的。”周志怀强调,如果两岸关系横生波折,美台关系也势必难以稳定。陈水扁任内大搞“激进台独”与“烽火外交”,“刷爆对美信用卡,致使美台关系急剧恶化,历史并不能排除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

  周志怀引述专家观点称,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在结论谈到台湾时认为,台湾岛内目前对中国策略的政治反应开始趋于强硬;而美国亚洲安全问题专家葛来仪最近也发表文章称,中国对台政策渐趋强硬,如果蔡英文赢得明年大选,不应低估大陆作出的反应。周志怀反问,“这两个强硬走在一起会怎样?”

  他又引用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苏起称,如果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被认定是有损台海稳定,确定走向“台独”路线,习近平将主动出手,“2016后,两岸能够避免迎面相撞吗?我想,两岸关系再次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后方支援记者:李仕奇)

 
编辑: 李杰     
 

 

地址(ADD):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5号楼文津国际公寓三层 邮编(PostCode):100084
电话(TEl):86-10-62770319 ,62792151 传真:86-10-62770420
全国台湾研究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