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倪永杰:美国希望蔡英文当选后能够控制她

  时间: 2014-12-09 09:32     来源: 全国台研会     
 
 

  中评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王永雪 周雨曦)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昨日在“2014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表示,“九合一”选举深度影响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蔡英文未来面临挑战,国民党短期内无法东山再起。未来一年多两岸关系陷于盘整、空转、等待期,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态势难以改变,但发展的频率、节奏、内涵会进行调整。

  倪永杰表指出。造成国民党败、民进党赢的关键是台湾大环境与候选人特质、选战策略。首先台湾结构性矛盾、社会氛围不利执政的国民党。其次马英九执政不力,拖累地方选举。再次,蓝营严重分化,难以对抗团结的绿营。最后,国民党候选人特质、传统选战手法难以抵抗绿营选手,无法赢得多数选民的心。

  倪永杰表示,此次九合一选举反映了六个深层次的问题值我们深入研究。1、蓝绿政治版图发生变化,蓝松绿紧,国民党的家族政治、地方派系瓦解。2、台湾选民结构发生变化,年轻世代80后、90后主导选举成败。3、台湾选举议题的转换,阶级议题、贫富分配、世代正义等议题,取代传统的统独、省籍议题,成为选举的重要议题。两岸议题属于隐性议题,对选举产生深度影响。4、台湾民意疑虑增加。对大陆机会、市场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想赚钱但又要保持台湾主体性、政治上的选择权,台湾认同上升、台湾主体性意识高涨。5、选战方法的变化。此次网络工具打败了传统的选方式,网络对于台湾选举的影响越来越大。6、柯文哲现象。柯收割了台湾公民运动的成果,得益于选民讨厌传统蓝绿政治人物,柯文哲打赢了网络战争,得到了网民、乡民、年轻族群的力挺。

  倪永杰认为,“九合一”选举深度影响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绿营声势上涨,蔡英文取得2016年参选门票几乎成为定势,除非国民党痛定思痛、大刀阔斧,政党轮替已不可避免。

  蔡英文未来面临四项挑战:一是整合绿营。主要进行党内整合、与柯文哲整合、与公民社会整合。

  二是拿出政绩。端出政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避免台湾经济边缘化。解决台湾社会矛盾,包括贫富问题、分配问题、世代正义问题。

  三是两岸政策。蔡英文还会受到“台独”基本教义派、“公民政团”的牵制。蔡成为候选人后,蔡较有可能调整两岸政策,策略调整,但战略不变。策略上表达善意、交流、概括承受两岸协议,可能弄出一个模糊的新的决议文,对内称“中华民国在台湾”、“是台湾”,向美国交差。

  四是赢得美国信任。美国始终质疑蔡的两岸立场冲撞美国的台海底线。美国目前担心有二,一是担心国民党垮掉,打碎蓝绿相互制衡的格局,所以美国不时扶植一下国民党、马英九。二是担心蔡英文、民进党大赢后太傲慢,不顾美国所奉行的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台海现状。美国希望蔡当选后能够控制她,所以在蔡还未上台前要求蔡作出保证不破坏台海现状,要求蔡与大陆交往,让民众相信民进党上台后也与大陆打交道,稳定两岸关系。

  另一方面,九合一选举对国民党只有骨牌效应,形成不了钟摆效应,短期内没有办法东山再起,但台湾两党政治结构不会改变。倪永杰表示,国民党内部各方势力相互斗争,无法团结一致,很难产生新共主。国民党改造难以避免,国民党世代交替加快,传统家族势力、地方派系遭遇解构。

  倪永杰称,未来一年多,两岸关系陷于盘整、空转、等待期,守住现有的成果已经不错,不排除倒退逆转。马英九主观上还有促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愿望,但能力可能有限。希望守住并巩固既有的两岸成就,试图有所成就,至少完成服贸协议、两岸监督条例,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客观环境迫使马的两岸政策出现消极倾向,他更倾向拥抱美国,寻求美国的保护,与日本有更多合作。

  倪永杰指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态势难以改变,但发展的频率、节奏、内涵有可能调整。除了重视两岸关系的数量,更要重视质量;除了进一步发展之外,更要重视分配;除了增进两岸政党交流、高层互动外,更要推进两岸社会互动、民间互信。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2014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2月8日上午在北京辽宁大厦举行。

 
编辑: 赵静     
 

 

地址(ADD):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5号楼文津国际公寓三层 邮编(PostCode):100084
电话(TEl):86-10-62770319 ,62792151 传真:86-10-62770420
全国台湾研究会版权所有 中国台湾网承办